滨州医学院用心打造有深度、有情怀的大学英语课堂_教学_教育…


原标题:滨州医学院:用心打造有深度、有情怀的大学英语课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张薇薇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

原标题:滨州医学院:用心打造有深度、有情怀的大学英语课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张薇薇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医学院校为数不多的人文类必修课之一,滨州医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更要为培养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业务精湛、具备家国情怀的医学人才保驾护航。

自建校之初就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夯实医学生的英语基础,培养思辨与跨文化能力,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以及专业背景下的语言应用能力,发挥立德、启智、明志的作用,践行“仁心?妙术”校训。

“五性一贴近”,将思政素材融入英语教学

结合滨州医学院“一优两特”的专业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积极拓展课外素材,尤其是和医学相关的思政教学资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努力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同时注重与时俱进,从各种课外教学资源中挖掘思政内涵,主要包含:时事政治、国内外新闻以及与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相关的题材等。

课程紧扣思政教育六大主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法制诚信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时代先进人物教育,用好课堂 “主渠道”,讲好中国故事,强化价值认同。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大学英语课程一直秉承“五性一贴近”的原则,即:课程思政素材与教学单元主题的关联性,课程思政素材的趣味性、时效性、权威性、准确性,以及课程思政要选择贴近生活、引发学生共鸣和深层次思考的素材。如在讲授“人文学科过时了吗”单元中,将课程内容与医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通过分享抗疫中医务人员陪伴病人看夕阳的例子探讨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强调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关心、关怀和尊重,思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已初步建成多个思政资源库,包含各教学单元的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汇编)

教学法迭加,将英雄情怀导入学生思考

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产出导向法、协作交际法、任务驱动法或项目式合作教学法对各单元进行总体教学设
滨州医学院用心打造有深度、有情怀的大学英语课堂_教学_教育…插图

计,并通过自主学习、在线学习、小组合作、案例分析、主题演讲等形式将学生的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比如在讲解“英雄”这一单元时,结合单元主题,基于学情分析和医学生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增强医学生的学科价值认同,培养学生不畏艰辛、锐意进取的工作精神和恪尽职守、忠诚敬业的工作态度;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调仁心妙术、厚德济生、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展开全文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英雄的内涵。首先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英雄有哪些品质?结合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的奉献和付出,以及“人民英雄”张定宇、张伯礼、陈薇等事例,提出思辨性问题让学生思考:普通抗疫民众也被称为英雄吗?学生通过线上提交作业的方式进行语言和观点产出,之后再通过师生合作共评(tsca)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师生合作共评的形式,以评促学,以评为学,学生通过多次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产出,在实现语言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英语教师与学生合影)

竞技场发声,将中国文化传入师生心田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也注重从多维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自2017年以来,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已连续5年举办滨州医学院英语演讲大赛、写作大赛和阅读大赛。自2020年开始,又增设了微视频大赛,将思政教育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

活动冠名voice program,是voice of ideological contests education的缩写,意为思政活动竞赛教育之音。在这个连贯的“竞技场”上,师生们紧扣一系列
滨州医学院用心打造有深度、有情怀的大学英语课堂_教学_教育…插图1

发展主题,以竞技语言表达、呈现沟通艺术、交流多元思维、弘扬时代新知、构筑育人格局为载体,于赛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及学术性、思辨性、拓展性、创造性等关键要素,发出爱国爱家、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仁心妙术的滨医最强音,不知不觉中坚定了政治认同、涵养着家国情怀,语言、思维、跨文化交际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得以提升,对于巩固第一课堂思政教育成果、拓展课程思政实施载体、强化实施效果有着积极意义。至今, voice program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已培育出60 余个中国文化传播学生团队,挖掘了 331 余部优秀中国文化英译作品,不仅充实了课程素材库资源,也滋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2021年度英语演讲大赛合影)

创新“四个一”,将思想铸魂深根团队建设

打造高质量的课程思政课堂,离不开一支过硬的教师团队。近年来学院党总支教师党支部和“双带头人”发挥价值引领和推动作用,以思想铸魂为根,以技能提升为径,创新推出“四个一”(即每月一次群众理论学习、每月一次教学观摩、每月一次专家讲座、每月一次博士论坛)+“线上线下、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学习模式,先后组织了课程思政观摩课、教案评比、案例汇编及课程思政研讨交流会等活动,成效不断显现。教师团队成员获得高层次教学比赛获奖29人次,其中四人获得山东省青教赛一等奖,获得省级以上教研课题18项。团队带头人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郑愿华教授获学校教学名师、巾帼创业先进个人、徐荣祥奖教金特等奖、烟台市优秀女知识分子、烟台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其所带领的教师团队获得“教艺精湛好集体”称号,一批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好老师正在成长起来。

(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合影)

(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工作坊合影)

在对大学英语评教中,有学生说:老师的人格魅力、学习素材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让我们受益良多。这是一个启智润心播撒爱的过程,因为爱,师生的心连得更紧密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作者: acad2018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